国际数学家大会
国际数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是数学家们为了数学交流,展示、研讨数学的发展,会见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的国际性会议,是国际数学界的盛会。四年举行一次,首届大会1897年在瑞士苏黎士举行,至2010年底共举行了26届。1900年巴黎大会之后,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外,未曾中断过,它已成为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出席大会的数学家的人数,最少的一次是208人,最多的一次是4000多人。每次大会一般都邀请一批杰出数学家分别在大会上作一小时的学术报告和学科组的分组会上作45分钟学术报告,凡是出席大会的数学家都可以申请在分组会上作10分钟的学术报告,或将自己的论文在会上散发。其中学科组一般分为20个左右。
每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开幕式上,由国际数学联合会领导人宣布该届菲尔兹奖获奖者名单,颁发金质奖章和奖金,并由他人分别在大会上报告获奖者的工作。从1983年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始,同时颁发奖励信息科学方面的奈望林纳奖。
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2002年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大会在世界上创造了四个第一:
1、这次会议,是历史上,“国际数学家大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
2、这次会议是科技史上,中国数学家和外国数学家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会议。来自世界各地101个国家的4000多名数学家(其中中国数学家2000多人,外国数学家2000人左右,包括1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6位菲尔茨奖获得者)参加了这次历时9天的会议。
3、在世界上,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并由中国数学家担任大会主席。这次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主席是中国数学家吴文俊院士。
4、是世界历史上,发展中国家规模最大的数学会议。来自国内外的数学家,向大会提交了1458篇论文。除了主会场的历时9天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外,会议前后还在中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越南的32个城市(中国的26个城市),召开了46个卫星会议,及大众报告会、数学博览展、数学书展、数学论坛等。杨乐、张恭庆、林群、姜伯驹、丁伟岳、田刚等院士也参加了此次会议,约300名海内外的志愿者参与会议的服务。
举办数学家大会,表明中国数学研究的实力已增强,是中国在国际数学界和科学界地位的体现,是中国数学和世界数学接轨的重要标志,是中国数学发展的新起点,是国际数学人才交流的盛会,它掀开了国际数学发展的崭新一页。
2012-10-15